五一假期,随着温度持续升高,也给各种细菌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假期间,如果不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很容易被各种胃部疾病找上门,出现食欲不振、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那么,五一小长假,如何让胃健康度假呢?
五种胃病容易乘机“作乱”
一到节假日,不少人的作息时间就进入了“混乱”状态。假期不用早起上班,晚上熬夜追剧,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平时上班较为规律的生物钟因受到干扰,容易引发身体种种不适。与此同时,在五一气温渐升的攻势下,很多人容易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胃部不适,尤其以以下五种常见。
急性胃炎
五一后,全国大部分城市气温逐步攀高,此时自然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繁殖活跃,食物不禁放、放不住,容易腐败变质。如果旅途中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容易导致急性胃炎,引起上腹痛、腹泻等不适。
胃感冒
五一正处于春夏之交,气温多变,早晚温差大,很多人会出现食欲差、恶心、呕吐、拉肚子等症状,这种情况多发于消化道功能较弱的人群。此时应格外注意随气温变化增减衣服,睡觉时最好盖好被子,注意腹部保暖。
消化不良
假期间,人们放下手中工作,休闲放松,亲朋好友小聚时难免容易吃多、吃得油腻,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胃胀胃痛、打嗝、腹泻等表现。
慢性胃炎
从医学角度看,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甚至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容易诱发慢性胃炎,出现胃疼、胃胀、泛酸等不适。
慢性胃病急性加重
原有慢性胃病患者,如各种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或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等患者,因在节日期间熬夜、饮食不规律、酗酒、进食较多油腻油炸食物等,容易诱发慢性胃病发作,严重者可发生呕血、黑便,甚至胃肠穿孔。
“胃”在假期有话提醒
临床发现,由于环境、气候及饮食变化,很多人假期旅游容易因水土不服而引发肠胃不适,特别是儿童及老年人。因此,我们的“胃”也有话想提醒自己即将度假旅行的主人们。
No.1
旅途吃喝要讲究
旅途中难以保证三餐时间,很多人会携带面包、鸡蛋、泡面、火腿肠等速食类食品,但这些食物粗纤维含量极低,不利肠胃健康。
因此,旅途饮食虽多有不便,但带的食物最好能“面面俱到”,每一种都带一点,每一种都别带太多。比如主食可带面包、饼干,蔬菜可带黄瓜、西红柿,水果可带苹果、梨,肉类可带牛肉干等,同时不要忘了及时补充水分。
No.2
路边小摊谨慎吃
很多人每到一处就喜欢品尝一下街边特色小吃,但大排档和小摊小贩的食物卫生状况可能不会太好,吃不好就会引起肠胃“抗议”,出现腹痛腹泻等问题。因此,假期饮食,最好去正规饭店用餐,沿街摆卖的路边摊尽量少碰。
No.3
少吃胃不喜欢的食物
旅途尝美食,食物选择上也要有节制,尽量避开胃不喜欢的食物。一是少吃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包括过冷、过烫、过硬的食物;二是忌暴饮暴食、戒烟限酒;三是海鲜等生冷食物,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No.4
饭前便后必须洗手
幽门螺杆菌是许多急性、慢性胃炎,以至是胃癌的病发原因之一。数据显示,我国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过50%,这些人群大多是“病从口入”。若是饭前或便后不洗手,手上的细菌很容易悄悄通过嘴进入胃部导致感染。因此,出门游玩,一定要注意卫生。
No.5
遵守生物钟
环境变化会导致胃肠道系统紊乱,所以假期外出要尽可能别打破原有的生活习惯。比如,如果你每天习惯早起排便,那么假期外出也要挤出时间完成任务,别给肠道添“堵”。
No.6
及时对症安“胃”
有食积不消化的症状,可以喝点萝卜汤;生冷吃多了,有脾胃受寒的情况,可以喝点生姜红糖水;腹泻不止时,可以熬点莲子山药大枣小米粥;出现食欲不振,可以吃食疗方——山药生姜炖猪肚。具体做法是:用克山药、10克生姜、1个猪肚炖汤,连吃两三天。
No.7
随身备点胃药
胃健康以预防为主,对于胃不好的人群,建议假期旅途中随身备点胃药,比如摩罗丹,关键时刻可用于改善胃痛、胃胀、嗳气、烧心等胃部不适症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bx/7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