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痛消化不良 >> 消化不良表现 >> 正文 >> 正文

儿科中成药

来源:腹痛消化不良 时间:2021-8-29
北京痤疮主治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313/8743253.html

一、解表剂

发散表邪,治疗儿科外感表证。本类药大多辛散,有伤阴耗津之弊,应中病即止。

1.疏散风热剂

疏风清热、宣肺利咽,主治小儿外感风热,症见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等。

中成药: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颗粒)

2.发散风寒剂

发散风寒、祛痰止咳,主治小儿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痰多等。

中成药:儿感清口服液、解肌宁嗽丸

二、清热剂

清解里热,治疗小儿热毒炽盛。本类大多为苦寒之品,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者慎用,不宜久服,应中病即止。

清热解毒消肿剂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热毒所致的小儿咽喉肿痛;及热毒内蕴所致的口疮肿痛、疮疡溃烂等。

中成药:小儿咽扁颗粒、小儿化毒散(胶囊)

三、止泻剂

制止泄泻,治疗小儿泄泻。本类清利止清泻剂大多为苦泄清利之品,故虚寒性腹泻不宜久用;健脾止泻剂中大多为补益健脾寒之品,故湿热、邪实之泄泻者慎用。

1.清利止清泻剂

清热、利湿、止泻,主治湿热蕴结大肠所致的小儿泄泻,症见便稀如水、腹痛、纳呆等。

中成药:小儿泻速停颗粒

2.健脾止泻剂

健脾益气、养胃消食、渗湿止泻,主治脾虚所致的小儿泄泻,症见大便溏泄、食少腹胀、面黄肌瘦、倦怠乏力等。

中成药:止泻灵颗粒、健脾康儿片

四、消导剂

消积导滞,治疗小儿食积停滞。本类大多为消积、行气之品,易耗气,故脾胃虚弱或无积滞者慎用。

1.消食导滞剂

消食化积、通便导滞,主治小儿食积停滞证,症见食少、腹胀;及小儿食积便秘,症见厌食、腹胀、便秘等。

中成药:小儿消食片、小儿化食丸(口服液)、一捻金

2.健脾消食剂

健脾和胃、消食除积、驱虫。主治小儿脾胃气虚、食积不化所致的疳积,症见乳食停滞、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及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等。

中成药:健脾消食丸、肥儿丸

五、止咳喘剂

制止咳嗽喘息,治疗小儿咳喘。本类大多以泻肺实、止痰嗽为主,体虚咳喘者慎用。

清宣降气化痰剂

宣肺、清热、化痰、止咳,主治小儿外感、痰热或痰浊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气喘;或咳嗽气促、痰多黏稠等。

中成药: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清宣止咳颗粒、鹭鸶咯丸、儿童清肺丸(合剂)、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六、补虚剂

扶助正气,治疗小儿虚证。本类多为甘补之品,有滞邪之弊,邪实或湿热证慎用。

益气养阴剂

益气养阴、和胃健脾、强筋健骨,主治或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亦治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等。

中成药:龙牡壮骨颗粒

七、镇惊息风剂

镇惊息风,治疗小儿惊风抽搐。本类主要用于急惊风实证,脾虚慢惊风不宜。

治急惊剂

清热化痰、息风镇惊、祛风止痉。主治痰食或风痰所致的小儿急惊风,症见高热抽搐,或痰喘气急,或神志不清。

中成药:琥珀抱龙丸、牛黄抱龙丸

临证须根据各类及各中成药功能与主治,辩证合理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bx/7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