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痛消化不良 >> 消化不良表现 >> 正文 >> 正文

学了这几招,小儿便秘不再愁

来源:腹痛消化不良 时间:2021-9-3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322/4358927.html

“医生,医生……我们家孩子经常好几天不解大便,解大便时很费劲,解出来像“羊粪疙瘩”一样又干又硬,可咋办啊?”

仔细查看发现,宝宝的嘴唇红红的,张开嘴巴会闻到口腔有熏臭味,舌苔黄厚,舌头红红,手心发热,头额的汗多。

进一步询问家长,发现宝宝几天不解便后,食欲也下降了,晚上睡觉翻来翻去睡不踏实,打出来的屁可以说也是非常得臭。

再深入询问,发现小朋友很爱吃肉、油炸食品、甜食,不喜欢吃蔬菜,又不爱喝水。

那么,遇到类似的情况,除了来门诊找医生,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其实,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

家长比医生更能掌握孩子便秘的原因。

如何辨别孩子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的过程。便秘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通过一般的调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另一类为功能性便秘,这一类便秘经过调理可以痊愈,绝大多数的小儿便秘都是功能性的,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

判断孩子是否便秘

1、大便是否干结;

2、排便过程是否困难;

3、排便时间的长短:超过30分钟,有排不尽的感觉。

注意

1、不同年龄段,便便的次数有所不同。比如母乳喂养的孩子,新生儿或婴儿3-4次/天,也可能7-8次/天,奶粉喂养的可能2-3次/天;一岁以上的幼儿约2次/天;到了四岁左右,每天1-2次或隔天一次。

2、孩子之间的大便习惯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孩子3-4天甚至更久排1次大便,但大便不干不硬,排便也不费力,吃得好,精神状态好,小便正常,正常发育正常,那就不是便秘。这种情况发生在2-6个月的婴儿身上,也可能是“攒肚”:宝宝对母乳消化吸收得好,体内的食物残渣少,所以排便间隔会较长,但是大便不干,排出也不费力,这种情况家长则无需担心。

3、如果孩子大便很粘,拉得很费劲,一次拉上半小时,就算大便不干硬,也算是便秘!

如何应对孩子便秘?

小孩偏食

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者不吃蔬菜,食物过于精细,所摄入的纤维素太少,易发生便秘;喜食甜食、油炸、辛辣食物、膨化食品等燥热之品,也易发生便秘。或者因为食量太小,食物对肠道形成刺激不够,肠道蠕动减慢,也会引起便秘。

解决方法:

应当清淡饮食,勿食辛辣煎炸的食物,并应减少蛋白质类饮食,增加谷物(如红薯)、蔬菜(如芹菜、竹笋、萝卜、空心菜及绿叶蔬菜等)、水果(如苹果、梨等)食物的摄入,辅食期的宝宝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或喝些果蔬汁,以增加肠道内的纤维素,促进胃肠蠕动。小朋友不吃蔬菜,宝妈可以在做法上动动心思,蔬菜剁碎后,加入肉糜,做成肉丸、小馄饨、小包子或菜粥,也会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另外,小朋友活动多,出汗多,饮水不足,家长应根据宝宝尿液情况判断是否缺水,比如尿少,尿黄,并鼓励小朋友多饮水。

牛奶喂养

牛奶喂养的宝宝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为配方奶粉中酪蛋白含量过多,所以容易造成宝宝大便干燥。牛奶中含钙较人奶多,因此牛奶喂养的宝宝较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便秘的机会多,这也是人们认为喂食奶粉易“上火”的原因。

解决方法:

尽可能采取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的可能性较少。一些孩子是因为牛奶不耐受而便秘,应回避所有奶制品(包括酸奶)。

食物过敏

对食物中某些物质过敏,如牛奶、鸡蛋、花生、鱼虾、坚果、芒果等,进食这些食物时可引起便秘。通常还可能伴有湿疹、过敏性鼻炎等症状,如果发现揉眼睛、打喷嚏同时伴有便秘,有可能就是食物过敏哦!

解决方法:

妈妈需要做的是记录一下宝宝的日常饮食,分析一下宝宝是不是对某种食物过敏了,并及时对宝宝食谱做调整,怀疑是食物过敏引起宝宝便秘,以后就避免给他吃这种食物。

习惯或精神因素

由于生活没有规律或缺乏定时排便的训练,或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突然受精神刺激等因素,也可导致便秘的出现。有的小朋友当便意出现时,可能出于贪玩或其他不便,没有及时排便,就会使排便意识被抑制,等便意过去后,就不想排便了,久而久之,造成排便反射钝化。

解决办法:

训练排便习惯:婴儿从3-4个月起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一般可在清晨或者进食后进行训练,给宝宝准备一个可爱又舒适的坐便器,宝宝可能会因为感兴趣而乐于尝试,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

若宝宝没有排出来,家长应减少焦躁情绪,不要过分谴责,多鼓励宝宝,用游戏的方法或者阅读与排便有关的绘本,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用轻松的交流方式给孩子做心理沟通,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从小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非常重要哦!

药物因素

过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也会导致宝宝便秘。因为游离的钙元素,非常容易与肠道的食物残渣如草酸、植酸、磷酸、脂肪等结合,形成不溶解的较硬的物质,使宝宝难以排出,造成便秘。

解决方法:

改善由于补钙造成的便秘,应当停止补钙,发育正常的宝宝,每日从饮食中摄取得钙量就足够了,比如豆腐、豆浆等,不需要额外补充。

晁俊医生一问一答

问:开塞露、乳果糖该不该用?

通过以上饮食的调整、排便的训练、缓解心理压力等几个办法,多数可以使宝宝的便秘得到缓解。如果便秘症状依然不能缓解,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开塞露和乳果糖。

开塞露的有效成分是甘油,通过润滑肠道并且刺激肠道进行排便反射,激发肠道蠕动而排便。长期使用很可能会使宝宝对其产生依赖性,形成没有强烈刺激就不肯排便的习惯。而且小儿肠道娇嫩,在使用时,切忌粗暴地损伤肛门和直肠。因此,开塞露应该慎用。

乳果糖属于人工合成的不吸收性双糖,可以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道产生高渗效果,从而软化粪便使其利于排出。由于对肠壁没有刺激性,常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但是使用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而且药物不是缓解便秘的第一选择,任何便秘都不能长期依赖药物。

问:吃香蕉能缓解便秘吗?

很多妈妈认为,香蕉是润肠的,宝宝大便不好时吃点香蕉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其实,香蕉并不算膳食纤维含量高的水果,通便效果并不好,而且未熟透的香蕉因为含有较多的“鞣酸”不但不能缓解便秘,还可导致便秘。

问:能不能给宝宝喝蜂蜜水缓解便秘?

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喝蜂蜜,一是蜂蜜中含有肉毒杆菌会产生毒素,二是蜂蜜由花粉酿造,容易引起过敏,即使是1岁以上的宝宝,也不建议。

问:什么情况下需要去看医生?

一般情况下宝宝便秘多不严重,有时会持续几天,家长可以尝试上述方法看下宝宝大便的改善情况,但如果宝宝便秘持续无改善,出现精神状态差、拒奶、吐奶、呕吐、腹痛、腹胀,或宝宝已经有便血了要带宝宝看下儿科医生,并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比如先天肠道畸形,先天性巨结肠等等。

注意

如果宝宝排便有新鲜的血,警惕是否为肛裂。宝宝肛裂,由于疼痛,宝宝会更加恐惧排便,心理压力大,排便更为困难,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一旦发现宝宝有肛裂或肛周破损,应尽快用温水清洗肛周,每次排便前,在肛裂处涂些甘油、凡士林增加肛门的润滑,期间不要再用尿不湿,以免污染伤口。如果破损严重应就医。

应对便秘小妙招

食谱推荐

苹果汁:

苹果洗净,去皮、核,切小块。将苹果块放入榨汁机中,加入适量饮用水,搅打均匀即可。(适用年龄:6个月以上)

简单的小儿推拿手法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增加运动量,促进肠道蠕动;小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如摩腹,推下七节骨,帮助孩子消食排便,但更专业复杂的推拿手法需要小儿推拿医生来操作。

摩腹:

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肚脐为圆心,以整个腹部为操作部位做顺时针环形摩动称摩腹。

注意

不要压得太紧;操练时须匀速、缓慢、柔和、轻松自然;一般宜在食后半小时进行,不宜空腹进行;摩腹时间约2~3分钟。

推下七节骨:

七节骨位于第四腰椎至尾骨尖成一条直线,以拇指或食、中二指指腹上而下直推,称为推下七节骨,一般以推至局部发热为度,可以导滞通便。

注意

第四腰椎位于人体前面两侧髋骨最高点连线水平;小儿皮肤娇嫩,操作时用凡士林或爽身粉涂抹在七节骨穴位处;操作要有一定的按压力,力量均衡柔和,速度为每分钟-次,一般推-次,或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最后,让我们说回本文开始的小朋友案例:

中医认为小儿体质属阳性体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易生内热。这位小朋友喜食肉类油炸,不爱吃蔬菜水果,小儿脾胃本虚,运化功能不足,以致胃肠积热,肠道津液不足,因此大便干结难解。

为了改善便秘,嘱咐这位小朋友的家长应该从以上几点做起,在此基础上,中药给与生白术,枳实,焦山楂,焦神曲,炒麦芽,连翘,麻子仁等,消食健脾,清热润肠通腑,以助大便排出。

注意

中药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特别是生大黄、番泻叶等寒凉性质的泻下药。

医生介绍

晁俊

医学博士

内科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注重调脾胃、畅情志,主要从事脾胃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擅长治疗:

1、消化系统:功能性便秘、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脂肪肝等。

2、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

3、儿科疾病:感冒、咳嗽、发热、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常见病;

4、其他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感冒、发热、咳嗽、咽炎、晕眩、头痛、失眠、心悸、自汗、盗汗、亚健康调理。

坐诊时间:

(西村大院店)星期四晚间、星期日上午、星期日下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bx/7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