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纳税人 >> 纳税人发展 >> 正文 >> 正文

这些税务基础知识你了解吗

来源:纳税人 时间:2025/1/14
拼多多运营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3774.html

一、什么是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又叫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二、比例税率有哪些优缺点?

比例税率具有计算简单、税负透明度高、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有利于纳税人公平竞争、不妨碍商品流转额或非商品营业额扩大等优点,符合税收效率原则。但比例税率不能针对不同的收入水平实施不同的税收负担,在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水平方面难以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

三、什么是比例税率?

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我国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采用的是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在适用中又可分为三种具体形式:

一、单一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的所有纳税人都适用同一比例税率。

二、差别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适用不同的比例征税。

三、幅度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税法只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区在该幅度内确定具体的适用税率。

四、我国现行税法又分别按产品、行业和地区的不同将差别比例税率划分哪三种类型?

一是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即对不同产品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产品采用同一比例税率,如消费税、关税等;

二是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即对不同行业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行业采用同一比例税率,如营业税等;

三是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即区分不同的地区分别适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同一地区采用同一比例税率,如我国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五、什么是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指税法规定的关于税款缴纳时间方面的限定。税法关于纳税期限的规定,有三个概念:

一是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指应税行为发生的时间。

二是纳税期限。纳税人每次发生纳税义务后,不可能马上去缴纳税款。税法规定了每种税的纳税期限,即每隔固定时间汇总一次纳税义务的时间。

三是缴库期限,即税法规定的纳税期满后,纳税人将应纳税款缴入国库的期限。

六、什么是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是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

七、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税法如何分类?

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税收基本法也称税收通则,是税法体系的主体和核心,在税法体系中起着税收母法的作用。其基本内容包括税收制度的性质、税务管理机构、税收立法与管理权限、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征税机关的权利和义务、税种设置等。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统一的税收基本法,随着我国税收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将研究制定税收基本法。税收普通法是根据税收基本法的原则,对税收基本法规定的事项分别立法实施的法律,如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yy/1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