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痛消化不良 >> 消化不良治疗 >> 正文 >> 正文

宝宝肠胃不好怎么办赶紧get这几个推拿手

来源:腹痛消化不良 时间:2021-5-6
北京治疗湿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肠胃是营养吸收的核心,食物从宝宝嘴里进入胃部,经过胃部处理主要在肠道消化和吸收。肠胃功能关乎宝宝的生长发育,宝宝身高长不长、体重长不长就看肠胃的了。

婴儿胃食道反流

?症状表现

通常是3周至12月龄健康婴儿,每天反流2次或2次以上,持续3周以上,无恶心呕血,误吸,呼吸暂停,生长迟缓,喂养、吞咽困难以及姿态异常。

?护理方法

要排除消化道畸形和胃肠道外疾病,治疗一般不需医学干预,喂养少量多餐,进食后不马上平卧。

?宝宝口臭由胃食道反流多引起。进入胃内的食物会与胃酸混合并被一定程度消化,同时味道变臭。

婴幼儿肠绞痛

?症状表现

通常是5个月以内的婴儿,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长时间的难以安抚的反复哭闹、烦躁或者易激惹,而没有生长迟缓、发热或者疾病的证据。

表现为频繁哭闹、睡眠不安、排便费力、吐奶和排气多、胀气、大便偏稀等。

?高发期

一般于生后2~4周发病,到3~5个月痊愈。

?护理方法

排除器质性疾病,如尿路感染,一般只需安抚治疗(喂奶、使用安抚奶嘴、在宝宝耳边发出安抚的声音等),避免婴儿摇晃。

婴儿排便困难

?症状表现

通常是年龄小于9个月的婴儿,在排出软便或未能成功排便前处于紧张和哭闹状态,通常会持续10分钟以上,而没有其他健康问题。

?护理方法

一般只需注意排除器质性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结肠狭窄等,不需轻泻剂治疗,避免刺激直肠。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

?症状表现

每周排便不超过2次,有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难,或排粗大的粪便,或有大量粪便潴留(大量粪便未排出体外)、直肠内有巨大的粪块等,至少持续1月。

?护理方法

功能性便秘需要尽早干预,给予药物治疗,软化大便,确保无痛排便,并需要有效维持治疗。

食物过敏性胃肠炎

?常见过敏源

婴幼儿发病率高,其中以牛奶蛋白过敏最多见。

?症状表现

牛奶蛋白过敏所致的消化道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腹痛、腹泻、腹胀、便秘、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拒奶、溢乳、喂养困难等以及上述症状迁延不愈而造成生长发育受限、缺铁性贫血、低蛋白水肿等。

?护理方法

食物过敏性胃肠炎须及时发现过敏原,严格回避过敏原,避免再次诱发。

现在的小朋友有关脾胃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有些表现为食欲不好、厌食,有些则是消化不良,又有些是腹胀不适或腹泻、便秘等……

如何调养宝宝的脾胃已经成为各位家长育儿的重点,那今天郭医生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小儿脾胃保健的那些事吧!

?.补脾经

脾经位于拇指螺纹面或拇指桡侧面(外侧)。

沿顺时针方向旋揉拇指螺纹面(旋推法)或拇指屈曲的桡侧缘由指尖向指根单向直线推动(直推法),每次-次。

脾经宜补不宜清,补脾经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消瘦的小儿有一定的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的作用。

淮山健脾汤

·材料:鲜淮山g、苹果1个、玉米1条、瘦肉g。

·主要功效:健脾开胃、益气滋润

?.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眼向下3寸、胫骨外侧旁开1横指处。

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3-5分钟。

足三里是非常常用的一个保健穴位,有健脾益气、强壮体质的作用,对于小儿脾胃虚弱、体质不好均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所谓的3寸就是四横指的长度,记住,用的是小儿的手来比。

莲藕湘莲煲扇骨

·材料:莲藕克、湘莲20克、眉豆20克、蜜枣半粒、扇骨克。

·功效:健脾祛湿、养心安神

?.捏脊

从尾椎骨到颈部的大椎穴成一直线。

家长将双手的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

两手交替,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从小儿背脊正中的尾骨末端处自下向上至颈部大椎穴,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捏提5-10遍。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

捏脊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适用于小儿日常保健及小儿食积、疳积、呕吐便秘的辅助外治法。

山楂扁豆金银肾汤

·材料:山楂5-10g、炒扁豆20g、麦芽10g、鲜鸭肾和腊鸭肾各1个、猪瘦肉g、生姜3片、蜜枣半个。

·主要功效:开胃消滞、健脾祛湿

?.揉板门

在手掌大鱼际的平面,呈椭圆形的面状。

用中指或拇指指尖揉上遍即可,每天一遍。

揉板门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作用,常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独脚金淮山猪肚汤

·材料:独脚金(疳积草)15g、淮山20g、陈皮3g、猪肚g。

·主要功效:清热、消积、健脾、行气

?.推七节、揉龟尾

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四腰椎至尾骶骨处。龟尾位于臀部尾椎骨处。

用拇指或食中两指着力,七节骨自下而上推为补,自下而上为清。龟尾以拇指或中指揉为主,各-次。

上推七节骨为止泻,下推为通便,而龟尾穴性平和,能止泻也能通便。

焦米汤

·材料:大米50克。

·制作方法:将大米放进锅里,用中火反复翻炒,炒成带有黄色(微焦的颜色),再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熬至汤稠(约1-2碗的量)即可。

·主要功效:止泻。适用于1-2岁以上的小儿。

图文来源于网络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让更多人看到它

热门推荐阅读温柔点戳以下链接

|小儿发热食疗第一要方,宝妈必收藏!

|有了这个食疗方,小儿咳嗽再也不怕了!

|冬日易缺钙,99%妈妈都会给宝宝做的补钙食谱!

|孩子大便干燥怎么办?

|小儿感冒有分类三个靓汤来应对!

|小儿爱出汗这可怎么办!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育儿知识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zl/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