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纳税人 >> 纳税人市场 >> 正文 >> 正文

电动汽车广告上不会说出来的黑幕有多少

来源:纳税人 时间:2025/4/15
黑幕No.1真实续航

目前,国内通用的续航工况测试规则与NEDC(NewEuropeanDrivingCycle)基本相同,只是《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会更鸡贼一点,居然允许厂家“只采用市区循环进行试验”(不用跑高速啊)。回到中国最常见的NEDC工况测试规则上面来,目前最新的版本是年更新的,包含4个市区循环和1个郊区循环。这套工况测试标准相对合理,但只是“相对”而已。因为正常人开车绝对不会一直保持稳态运行的,市区内走走停停很常见,特别是在中国大城市的超恶劣行驶环境里头。

这就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几乎所有NEDC成绩都低于正常用车情况下所能得到的平均油耗值、平均排放值、平均电耗值。因此,NEDC是相对可信的(统一标准内横向对比),但绝对值是不太可信的(真实油耗/电耗更高)。更有甚者,某些车企会把自家产品动力系统的高效区间标定在NEDC循环的标准速度上,这样子成绩单特别好看……

以上这些,是为了说明一个事情:目前国内外车企公布的NEDC纯电续航成绩,是相对可信的(统一标准),但绝对值仅供参考,你在日常用车过程中只有少数理想情况才能开出NEDC油耗/电耗。

如今有一些逐利的厂家和媒体,关闭空调、暖气、音响甚至涉及安全的灯光,在远郊找个几乎没车的地方慢速绕圈,或者在高速路上以60km/h龟速行驶,最后把这个续航成绩写成文章公布给大家看。

君可知,那些尾标打着“EV”的车,NEDC只能跑km左右,某些厂家和媒体可以匀速跑出km来。那些尾标打着“EV”的车,NEDC只有km左右,他们甚至能跑出km来。

请问,让这些潜在客户在一知半解中把购车合同签了,这样子真的可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了吗?

对了,NEDC现在也落伍了,新的欧洲汽车循环工况标准是WLTP,全称WorldLightVehicleTestProcedure。新标准的时速波动非常大,而且在横纵坐标上没有规律可循。除此之外,WLTP中还加入了RDE测试(RealDrivingEmissions),也即是将车开到公共道路中,分别测试城市道路、郊区道路以及高速公路等不同路况的结果,数据更真实可信。

黑幕No.2实际充电时间

我们做媒体的这批人,特别是车型库数据后台的运维人员,可就苦了。每一家车企都有自己的玩法,多数公布的是20%-80%充电时间,这是针对直流快充的数值,一般市售电动车能做到30-50分钟内完成这段充电。有些电池技术特别牛的厂商,甚至能在30-40分钟左右完成0-80%充电。

不过,有些厂家的电池充放性能较差,或者电池容量比较高,无法在半小时左右达到这个充电值,他们就会模糊地写“40分钟充至80%”,根本不告诉你40分钟是从30%充到80%。

况且,以上说的全部都是“理论时间”,需要充电桩的健康状态良好,需要“一桩二枪”的桩位没有第二台车在用第二根充电枪,需要电池温度在大概20℃左右的舒适区(如果没有电池恒温系统那就麻烦了,充电时间远远长于标称值)。

实际上,别说同时达到以上三个条件了,你在日常用车场景中甚至还找不到合适的充电车位!对呀,手机没电了可以用兜里的充电宝充着走,车子没电了你总不能把兜里的金立语音王掏出来给车子反充到满电吧?!

那还是得等车位,这是最痛苦的事情。

黑幕No.3私桩重要性

用各种软件查找周边的公共直流充电桩,估计开纯电动车的人也都经历过这种痛苦历程。如今,没有任何一家纯电动车制造厂商会跟你说:好兄弟/大妹纸,听哥一句话,如果家里没条件装充电桩,那就别买纯电车了哈!

才不是,能把车卖出去才是关键,每到年底还有一些4S店销售在乱编乱传市区限行/单双号限行消息,巴不得把整个城市的新能源车购车潜客都拉到门店里头来看车买车。

有车与没车,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有桩和没桩,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纯电动车生活方式。

我来推导一下为何装一个私人充电桩那么难:装私桩非常难→因为只有私人车位才能安装私人充电桩→买不起15-90万的车位→也买不起4-9万块的铁牌→所以才买纯电动车→这时候你还问我为何不装私人充电桩就不怕我揍你吗?

问题是,即使有了私人车位,安装充电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至少物业物管是非常抗拒的。车位上加了充电桩之后,用电负荷上升了怎么办?桩位会起火吗?车子会起火吗?会烧到旁边车位的车子吗?会烧到地库的承重结构吗?

我是保安的话我也不想你安装这高压的玩意。不过,有了私人充电桩还是很方便的,晚上回家插上电,第二天就满电出行。我就不相信谁会天天跑km长途,所以只要家里有桩,市内通勤基本没有续航焦虑。

黑幕No.4公共桩服务费

如果家里没有安装充电桩的条件,那么纯电动车的车主就只能依靠充电桩了,除非你有预算花37万买一台蔚来ES8然后每一次都按“一键加电”服务,让蔚来能源专员给你解决所有问题。

实际上,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主并没有足够的预算去购买换电车型与换电服务,因为10万以下预算的购车者依然占据绝大多数,而这些消费者的分布是两级分化的:要么在一线超大型城市(限购限牌限行),要么在四五线城市或乡镇(有自家院子方便充电)。

如果是后者,其实不需要公共充电桩,因为多数用车情景都不会超过续航里程范围;如果是前者,家里没有私人车位,因此需要经常使用充电桩,并因此遇到以下三个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不会跟你说的问题:

1、公共充电桩需要交纳高昂的服务费,0.6元-1.6元/度之间(这还没算电费本身),而私人桩只需要低廉的居民用电费用,虽然有些城市有居民阶梯电价,但有些城市有夜间充电超大折扣;

2、公共充电桩的状态维护通常很一般,这是中国社会长久以来的弊病,很多人有私德没公德,共享单车被扔下河的事就没少见过,而充电桩也总是在故障和检修之间徘徊;

3、公共充电桩的车位还排队很难,很多车型因为电池性能差因此充电时间长,有些是充满了但还没看完电影因此依然占着,当然还少不了缺德的燃油车占着桩位。

黑幕No.5一公里几分钱的前提条件

首先说明一点:纯电动车保养真的便宜,不外乎是检查一下三电,润滑一些活动部件,更换刹车油、刹车片、雨刮、轮胎、蓄电池(纯电车真的还有12V电瓶)这些耗件,不再需要发动机润滑油、机油滤、火花塞、三元催化清洗等等内容。

问题是,如果你的用车强度较弱,购买纯电动车的话,多数情况是无法在使用环节把购车时多付给纯电系统的差价省回来的。

有人就要来抬杠了,不对啊,纯电动车广告明明说了一公里8分钱,而且论坛上有好多人也可以开出这个成本来呀,开六七年就省回来六七万了。

好吧,如果排除某些论坛区专业托,我们也不能排除真的有这种超级省钱的真实使用场景出现,比如有些人家里有私桩的,都在夜间充电的话,波谷电价可以低至0.4元左右一度,即使这台买菜车的百公里电耗高达20kWh(开空调/暖风),也仅仅需要0.08元/1km的行驶成本,高性能车也不会超过0.30元/1km。

问题关键是,你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你有固定停车位和私人充电桩,也就是你拥有足够财力在限行城市购买一个价格数十万的车位;2、这台车是自用的,而且你没有任何深夜蹦迪的习惯,因此可以规律地在夜间波谷电价的时候充电;3、你的车拥有远程控制充电的功能,不然就要每次深夜都到车库里手动开启充电流程;4、你的行驶范围就在城区那几十公里内,不需要用到费用昂贵的公共充电桩;5、你的车有电池的冷却和加热系统,可以保证电池总在舒适温度区内充电,保证充电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6、车企标称百公里电耗不作假,可以放心开空调/暖风,日常使用只超出个20%-30%左右;7、你的城市没有阶梯电价,单户居民用电量激增之后不会进行惩罚性阶梯加价。

以上便是一公里几分钱的用车前提,能同时达到7点的可以举一下手。当然,也有朋友会跟我说,我不满足以上7点,但我满足第8点:单位有桩,充电全免费。

大兄弟失敬失敬,是我不对,以上请当我没说过。

黑幕No.6排放与污染

纯电动车生产商总是在偷换概念,宣称“纯电动车是零污染、零排放、零噪音”的。

玩笑开大了吧,老铁。制造、使用、报废一台车,难道不需要产生废水、噪音、有害金属与塑料等等污染吗?你的车里有真皮,真皮是从牛上面来的,牛不但吃很多草还特爱放屁,这不可能是没有污染的。

更重要的是,高压动力电池在制造和回收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污染,而且是致命的重金属污染。

解决办法不是没有。年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能源局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我归纳了一些核心内容,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1、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除外),对象是“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涉及环节为“生产、使用、利用、贮存、运输”。2、管理和监督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能源局。3、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相关企业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各环节履行相应责任,保障动力蓄电池的有效利用和环保处置。4、汽车生产企业需要主动公开动力蓄电池拆卸、拆解及贮存技术信息说明以及动力蓄电池的种类、所含有毒有害成分含量、回收措施等信息。5、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维修服务网络,满足新能源汽车所有人的维修需求,并依法向社会公开动力蓄电池维修、更换等技术信息。6、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及报废后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7、汽车生产企业与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等合作,共享动力蓄电池拆卸和贮存技术、回收服务网点以及报废新能源汽车回收等信息。8、鼓励电池生产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合作,在保证安全可控前提下,按照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原则,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开展多层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

注意了,这个只是《暂行办法》,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目前没有任何惩罚细则,完全靠自觉。对于利润优先走向的企业来说,这是暂时还没有法律效应的空文。

至于排放与噪音,笔者也不想放长篇来论述了。纯电动车的排放被转移到了发电厂,而中国目前多数的发电厂采用燃煤发电。纯电动车拥有更强的Well-toWheel“油井到车轮”效率,大概是汽油车2-3倍,而且发电厂还可以集中处理污染排放,排放诚然是低了很多,但不至于“零排放”。

噪音方面,驱动电机还是有噪音的,胎噪、风噪也算是噪音,其中电机噪音是让人非常难受的高频噪音,不过现在很多车企已经抑制得非常好了。此外,因为行驶噪音比较低,纯电动车对行人的提醒能力是很弱的,因此目前有很多车企都给纯电动车装上了低速行人提醒音的外置喇叭。

黑幕No.7电池衰减与质保

燃油车身上最昂贵的内燃机,纯电车身上最昂贵的动力电池,都是消费者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zl/11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