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制改革仍在持续,这关系着现代财政制度建立、国家长治久安和共同富裕等目标的实现。
二十大报告要求,优化税制结构。《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中,财政部部长刘昆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的撰文中,均涉及税制结构优化,个税、增值税、房地产税、消费税等具体改革方向。未来中国税制结构及相关税收改革进一步明晰。
税改稳中求进、共享税为主
上述辅导读本收录了刘昆的《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一文,该文在谈到深入推进现代预算制度改革重点任务时,排在首位的是优化税制结构,坚持以共享税为主体的收入划分制度。
刘昆在文中表示,我国共享税收入占比较高,是应对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特点。在保持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前提下,完善相关税收收入划分。继续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作为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减少经济波动对地方收入的影响,适度消解税基分布不均衡及流动带来地区间利益分享的不合理性,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告诉第一财经,这是从财政体制角度谈税收收入划分,中国目前施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按照税收收入的归属,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目前共享税主要是增值税(中央与地方五五分成)、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与地方六四分成),三大共享税种占税收总收入比重近七成。
“业内有种观点认为,从权责清晰角度共享税占比规模不应过大。但由于中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情况,官方明确未来坚持以共享税为主的收入划分制度,这符合中国实际,增值税等三大主体税种未来依然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短期来看三大税种分成比例或保持不变。”施正文说。
刘昆在上述文章中称,在保持基本税制稳定前提下,优化税制结构。健全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体系,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强化税制的累进性。
简单来说,直接税是指税收负担不易转嫁、直接由纳税人承担的税收,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房地产等财产税。而间接税主要指对商品和劳务征收的税,纳税义务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者,比如增值税、消费税等。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区别,主要在于税负能否转嫁,即负税人与纳税人是否一致。
施正文认为,中国目前税制结构以间接税为主,不利于发挥税制对收入分配调节作用。因此下一步税制改革核心是优化税制结构,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占比,从而强化税制的累进性,即财产等收入越高,纳税越多。
上述辅导读本还收录了宁吉喆的《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该文在谈到完善税收调节机制时称,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也是收入分配的调节利器。优化税制结构。要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提高直接税比重,增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事实上,过去十年中国推出营业税改增值税和增值税深化改革、个税改革等,税制结构在不断优化,直接税比重逐步提高,从年的28.4%逐步提高到年的34.9%。而今年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改革下,预计直接税比重进一步提高。
增值税、个税、消费税、房地产税成关键
在以共享税收入划分为主和提高直接税比重大方向下,主要税种改革方向和路径进一步清晰。
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yy/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