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有多种原因引起。主要表现是大便次数增多,每天要达到3-5次,甚至多的有十几二十次;大便稀薄,颜色会出现淡黄、黄绿或者褐色;有的会有蛋花样、水样,可能有黏液,奶瓣或者不消化物;有的会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
腹泻,也不是一有大便稀或者每天有个三次什么的就需要治疗。因为有可能着凉以后,它自己把寒气排出,也会有大便稀薄、次数增多,但这种情况一般持续一天就结束了。
腹泻的主要原因
小儿因为脏腑还比较弱,抵御外邪能力较差,容易被外邪侵袭,受风寒暑热之邪与湿邪相合引起腹泻,尤其以夏秋之际的暑湿常见。腹泻中以寒湿和伤食泻常见,一个以补为主,一个以通为主。再一个是内伤饮食,喂养不当,饥饱无度,或突然改变食物性质,或油腻生冷吃到太多,导致脾胃损伤。还有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通常是先天不足或后天喂养不当,损伤脾胃。也有因病久迁延不愈造成的脾胃虚弱。
六个月以内的小孩会有生理性腹泻,就是出生后不久到六个月以内会有大便次数较多,但一般食欲会比较好,不影响生长发育,体重也不会减轻,这种等到添加辅食以后大便就会正常。
腹泻的4种类型
腹泻主要有寒湿、湿热、伤食、脾虚这几种类型。
寒湿泻: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异、指纹色红。
湿热泻:大便蛋花样或者稀水样,有的会有黏液或者黄褐色,有腥臭气味,会伴有腹痛,泄泻以后腹痛减轻,一般比较急迫。身有微热并且口渴烦躁、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指纹色紫。
伤食泻:大便稀长,夹有奶瓣或者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腹痛腹胀,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酸臭量多,矢气频频,臭秽,或伴呕吐酸馊。苔厚腻或黄垢,指纹色紫。
脾虚泻:就泻不愈,食后即泻,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大便浠溏,夹有奶瓣或不消化的食物,舌淡苔薄。若泻久不愈,会损伤肾阳,会面色黄白,大便水样、次数增多,舌淡苔白,四肢厥冷,脉无力。
治疗方法
寒湿泻以温中散寒,化湿止泻为主。主要补脾、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脊,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揉脊
揉龟尾
湿热泻主要以清热利湿,调中止泻为主。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
清脾经
伤食泻以消食导滞,和中助运为主。补脾,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清胃,揉中脘,揉天枢,揉龟尾。
揉板门
脾虚泻健脾益气,温阳止泻,补脾、补大肠,推三关、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其中寒湿、体虚、肾虚引起的泄泻,可以结合艾灸。
推三关
小儿疟疾表现与腹泻差不多,但疟疾一般是以传染来的为主。会有严重腹痛,大便脓血等症状,并且疟疾的推拿效果会稍微差一点,如果推拿一天完全没有作用的话,需要结合抗生素治疗。小儿腹泻推拿治疗的疗效比较好,一般每日治疗一次即可,重的可以每日两次,间隔四个小时以上。
在腹泻期间应控制饮食,减轻肠道负担,忌油腻荤腥,不吃粗纤维蔬菜和难消化的食物如粽子、汤圆等。若有呕吐的,应禁食六小时左右,中间可以饮用淡盐水或淡糖水,推拿可以清大肠,清胃,捏脊从上往下捏,然后推下七节骨,揉天枢。
问答环节
1、小朋友三岁半左右,大便干结,一颗一颗的,脸颊偏红,总要吃东西,每餐吃得也多,饿得快,偶尔会有口气,流口水,两眼之间有青血管。关于便秘,早上清了脾胃,清补大肠各,小清天河水。但是还没拉,已有两天,正常是一天一拉。前几天做了一次引水归源,也给了助消化的药,通了之后就正常排便,可是第三天又没拉。目前正在喝抗过敏的药。一个半月前有荨麻疹。饮食很清淡,无荤无奶制品。蔬菜吃很多苹果也在吃。
孙玉宝:这个小朋友有荨麻疹。荨麻疹,药的话我们是不太建议吃这种抗过敏的,因为抗过敏的药主要会掩盖症状。首先小孩感冒发烧,上次讲过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bx/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