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呈弧形或S形,有1~2个微小弯曲,属微需氧菌,在pH值为6~8时繁殖最为活跃,该菌具有丰富的尿素酶,可分解食物中的尿素产生氨,产生的氨包绕细菌本身,从而与具有杀菌作用的胃酸胃液隔绝,该菌生长于胃粘液深层,胃粘膜表面,多在胃窦部以胃小凹、上皮皱褶的内折及腺腔内为多,这就为其创造了微需氧环境,并免遭酸性胃液的伤害,而能繁衍。幽门螺杆菌能在其他细菌很难生存的胃中生长繁衍。它具有不寻常的活动能力,可游移至胃粘膜表面,也可由十二指肠内胆总管的开口处逆行到肝脏。它特有的粘附性,使人体组织很难清除。
幽门螺杆菌感染很少会引起儿童的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确会引起腹痛、腹胀等症状,但并非出现在感染当时,而是慢性感染后的异常。绝大多数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都是静悄悄的,终身不会出现症状,只有大约15%的成人可能有症状出现。小部分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导致了消化性溃疡,大部分则是没有溃疡改变的非特异腹痛、腹泻症状,之前被统一归到功能性消化不良里,现在则把这些确认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称之为幽门螺杆菌胃炎。
不过这些都是成人的情况,在孩子那里并不适用。
儿童期不是不会发生消化性溃疡,但是发病率比较低,属于少见的腹痛病因。而且,成人大部分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是幽门螺杆菌,儿童消化性溃疡则完全不同,药物(激素、非甾体消炎药)、重大应激以及特发性溃疡占了很大一部分,幽门螺杆菌导致的则相对明显减少。
至于困扰着更多成人的,那些有症状的幽门螺杆菌胃炎,会不会也会影响儿童,造成慢性腹痛、腹胀的不舒服呢?年的一项meta分析纳入了5项基于人群的研究,结果发现,存在和不存在慢性腹痛的儿童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率是一样的,都大约在30~40%的范围。换句话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也不会造成更多的慢性腹痛发生。
所以说啦,就算幽门螺杆菌感染了孩子,很少导致消化性溃疡这种明显腹痛的疾病,也不会增加慢性腹痛的可能。绝大多数的孩子并不会被幽门螺杆菌影响生活。
其中1、2、5是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诊断之后需要检查并治疗幽门螺杆菌,6是预防非甾体消炎药长期损害的预防措施。这都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3、4就值得商榷了。慢性胃炎由于国内胃镜诊断普遍诊断,以及现在这种「幽门螺杆菌感染即认为有幽门螺杆菌胃炎」的新认识,以慢性胃炎存在作为幽门螺杆菌检测的要求,毫无可操作性。儿童的一级亲属应该年纪不大,如果是在40岁之前就患了胃癌,那该儿童应该进入到遗传性弥漫型胃癌的筛查中去,检查根除幽门螺杆菌也没有太大意义。而如果一级亲属是40岁之后胃癌,该儿童成年之后再检查根除幽门螺杆菌也来得及。
不用检测治疗,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该怎么做?
儿童时期检查治疗幽门螺杆菌不是好时机,那预防感染就是做父母的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预防方面,第一部分最重要,主要是依靠社会整体卫生水平的提升,毕竟污染的食物、水是幽门螺杆菌最大的来源。这些因素家庭不太好控制,能做的不多,请尽量保证让孩子好好洗手,不吃生食,不喝生水。第二部分原本不那么重要,因为口—口传播不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但属于家长可以控制好的因素。请一定避免口对口喂食宝宝,有条件的话可以分餐。
幽门螺杆菌感染虽然发生在儿童期,但是很少在儿童时期造成疾病让孩子不舒服。
治疗清除幽门螺杆菌可以减少胃癌的发生,但是完全可以在成年之后进行,不影响预防效果。
儿童时期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方案可能还不够完善,治疗之后可能会复发。
除非有明确的相关疾病诊断,不要给孩子体检检查幽门螺杆菌了。
不要口对口给孩子喂食,尽量分餐,不饮生水,不吃生食,餐前一定好好洗手。
参考文献:医生魏玮
赞赏
长按鍏ㄥ浗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戒笓绉戝尰闄?浠婂勾鐧界櫆椋庢渶鏂版不鐤楁柟娉?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bx/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