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保健品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中,如:近年来很火的“益生菌”,不仅活跃于保健品行业,也是日常食品的一大亮点,但它真的有那么多神奇的功效吗?启蒙贝乐益生菌带您一起探讨益生菌的世界!
1、益生菌是什么?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能改善人体的微生态平衡的活性微生物,主要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但也存在于口腔、食道等处。
2、人体中的益生菌
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发生,人体中的益生菌会逐渐减少。有研究指出,体魄强健的人肠道内的有益菌比例达到70%,普通人则是25%,便秘人群减少到15%,而癌症病人肠道内的益生菌比例只有10%。进一步说,益生菌与人体健康甚至寿命都密切相关。
1、辅助消化吸收
益生菌能在胃肠道内可产生消化酶,辅助消化吸收,从而提高食物的消化率,生物利用度,营养物质的吸收。也能缓解乳糖不耐症、阻碍有害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2、维持人体生态平衡
正常人体中有有益菌、中性菌、有害菌,三者保持平衡,且有益菌稍居多,处于主导地位。但当菌群紊乱时,有害菌过多,中性菌会转变为有害菌,有益菌若得不到补充,会越来越少,导致疾病。
3、生成营养物质
研究证明,益生菌产生大量的维生素,如:B1、B2、B6、泛酸、维生素K等,同时能产生短链脂肪酸、抗氧化剂、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等,对骨骼成长和心脏健康有重要作用。
4、增强免疫力
有益菌不仅能遏制有害菌的繁殖生长,还能清除有害菌产生的毒素,甚至杀死抗药性细菌,更为关键的是益生菌能参与70-80%的免疫反应作用,以刺激巨噬细胞,激活细胞因子,提高免疫力。
肠道中的益生菌最多,它能粘附并定植于肠壁,形成生物屏障,从而改善肠道微环境,修复肠粘膜,促进肠蠕动,加速肠道代谢物的排出,进一步激活肠道局部及全身免疫,且对以下肠道疾病有显著的治疗功效。
1、肠易激惹综合征
肠易激惹综合征,可以表现为腹泻,便秘腹痛,腹胀,排气排便习惯的改变,是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病变,适当的使用益生菌制剂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2、感染性腹泻
对于常见的细菌感染性腹泻,除了使用抗生素之外,合理应用益生菌制剂是很好的治疗方法,在控制抗生素的滥用的同时,维护肠道平衡。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内菌群结构失衡,引起的腹泻甚至加重病情。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从而改善症状。
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种类繁多,尤其是酸奶等饮料,但补充益生菌需注意什么,有哪些要点?1、必须是活性益生菌
只有活性益生菌到达肠道后才能发挥其功效。一些益生菌在经过胃酸、胆汁等环境后会失活,也就是失去了功效。
2、达到一定数量
我国乳酸菌标准明确规定酸奶中活菌的数量要达到每毫升万个,否则即便喝了酸奶,也无法起到调节作用。
3、益生元≠益生菌
益生元主要包括各种寡糖类物质或称低聚糖,但不同于益生菌。简单来说,益生元可以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的生长,但并不直接向肠道内输送活菌。
1、肠道疾病人群
长期便秘、腹泻或有慢性肠胃疾病的人群,及常有腹胀、腹痛,消化不良、营养吸收差的人群。
2、益生菌不足人群
①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50%以上都有慢性肠胃炎症状,加上机体的老化,体内益生菌含量更加减少,数量可能达不到10%,肠胃功能下降症状明显,很容易引发习惯性腹泻或便秘。
②便秘人群
医学上将一周排便少于2次,大便干硬,过程费劲称之为“便秘”,持续2个月,则称为“慢性便秘”,年长人群、女性尤多。
③生活不规律者
饮食无规律、睡眠不安以及工作原因不能按时如厕的人群很容易产生肠胃疾病,导致排便不规律,常有腹部不适感,肠道代谢物过多,久而久之,菌群失调,引发息肉等严重疾病。
如何正确的冲服益生菌
1、温水冲泡→水温35-40℃
千万别用沸水冲泡,那样会“烫死”益生菌!35-40℃的温开水刚刚好。冲泡的时候,先调好水温,再将粉剂的益生菌冲入温水中,保证菌群的活性。冲调后也不适宜再加热,同样的原理,高温会灭杀了所有的活性菌。高温环境中的益生菌,活性降至零点,只剩下一堆菌的“尸体”,喝下也对人体没有什么益处,不如不喝。
2、进食后20分钟后服用
益生菌最好在饭后20分钟后服用,因饭后胃酸浓度降低,更有利于让活菌顺利到达肠道发挥作用。进入胃的食物可消耗大部分胃酸,更有利于让大部分益生菌活着进入小肠,否则即使是被选出的已确定能到达小肠的益生菌菌株也难免会遭受损失,令其功效打折。
3、冲好后半个小时内服用
益生菌是个傲娇的菌,经不起等待,要么你及时喝,否则他会死悄悄。所以,益生菌冲泡后要及时服用,时间放久了,益生菌会死亡,这样服用效果也就大大降低了。
4、避免和抗生素同时服用
抗生素是只“糊涂虫”,它只认菌,不管有害菌还是益生菌,只要是菌它都要绞杀。所以建议服用益生菌的时候,不要和抗生素一起。如果确实需要用到抗生素,也要间隔2-4个小时后服用,保证益生菌的功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bx/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