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个专家早已失去了唬人的市场,他们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没有了市场。
专家江湖,江湖专家,将自己拍在了沙滩上。早已躺在沙滩上的老油子,存在感不能丢,作还是有必要的,因而时常出来刷刷存在感。
所以,偶有专家仍然高高在上,一副唯我独尊的智者模样俯视苍生。然后,他们找个由头开始搞事,令人防不胜防。
最近,某个专家抛出了拼音“O”的正确读法为“欧”,而非“窝”。凭心而论,专家你扯不扯,好好吃你的饭做点正经学问行不行?
倘若专家无羞意不知耻义,什么事都会搞出来,小事往大事搞。无奈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知道是非对错。
因而,专家成为水货,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怪不得老百姓,完全是他们自己愿意污名。
扯淡的是当专家自鸣得意、自我陶醉的时候,某些个教辅资本一哄而上,准备来个生米煮成熟饭成为既定事实,堂而皇之将“O”之为“欧”。
如此一来,这可苦了初识拼音的孩子,弄得家长们不知所措,以为又遇到了假教材。
专家与教育资本的完美配合,诠释了什么是犯罪。他们正用所谓的专业知识在戕害中国教育。
老师们也会茫然,到底是叫“O”之“窝”还是“欧”,毕竟他们接受教育的时候就是“O”之为“窝”呀。
不得不承认,专家们搞事是认真的,搞笑也是认真的。他们好在争论中凸显存在的价值,以看笑话的旁观者收获游戏的过程。
专家们搞事的企图,无外乎是想在这百年大变局中扑腾起一点水花。石头已经扔进水里了,爱怎吵吵骂骂无所谓。他们完全没有一种负罪感,罪恶感。
拼音“O”的读法早已深入人心,14亿中国人都知道念“窝”。很简单的事,专家却要故弄玄虚,摆弄自己汉语言学的高深。
人民日报为此当起了裁判,肯定了专家的研究成果,欲纠正其读法。人民日报的裁定,人民不能接受,人民之事须人民自己判定。
问问人民日报的媒体工作者,你们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O”念“窝”还是“欧”?
想来专家一家之言将成教育之害,人民日报心知肚明。为何人民日报不尊重人民的起码认知和约定俗成,非要与专家一唱一和?
人民日报是人民的报纸,她的权威不能任由专家带偏而失去为民铿锵发声。
人民日报去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听听老百姓态度,看看谁同意所谓的正确读法?“O”之为“欧”分明是教育专家心血来潮,用否定前人的成果,肯定自己的正确,不与时俱进对不起纳税人。
无事生非,是中国某些专家的特质,骨子里搬弄是非,他们端着老百姓投喂的珍馐美馔而谋正事。
什么是无事生非,“o”之为“欧”就是无事生非,也是搬弄是非。无形之中感觉到无事生非也是一种傲慢。
时间证明无论从习惯读法,还是科学读法,“O”之为“窝”最为恰当。假如,“O”强行为“欧”,说到底就是一种卷,没有可卷的了,就这样卷了。不是学生的尴尬,也不是专家的尴尬,而是教育的尴尬。人民日报不尴尬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知责必受教育。正常的、正确的教育关乎全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而不是无意义的卷。否则,何来国家长治久安,何来民族复兴?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ftxhbl/10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