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痛消化不良 >> 消化不良治疗 >> 正文 >> 正文

如何养好小孩的脾胃,从饮食和睡眠开始

来源:腹痛消化不良 时间:2021-8-2
消除皮肤白癜风 http://www.showpf.com/

冬春交际,孩子们之间的交叉感染肯定不少,甚至全家一起生病的也不在少数。怎么办呢?如何提高孩子的抵抗力,为他竖起健康的盾牌?

脾胃一虚百病生

要孩子体质好,首先就要避免孩子脾胃虚弱。易感冒的孩子、易过敏的孩子、怎么吃都瘦瘦黄黄的孩子,大多都是脾胃虚弱的。

如果小孩子的脾胃虚弱,不能够产生足够的卫气和津液,抵御病邪的能力减弱,就会容易受到外在环境(气候、天气变化)的影响,或者在公共场合(比如学校)容易受到生病的小朋友的影响,容易感染、反复生病,感冒、咳嗽、鼻炎好像断不了尾。

三大原因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1、先天遗传

体质是天生的,有强有弱,也有特殊体质(如过敏体质)。

天生体质较差的小孩子普遍脾胃也会虚弱一点。而且体质差的小孩大多是过敏性体质。而遗传性的过敏体质是很难逆转的,只能通过后天的调养来尽量避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2、脾常不足

小孩子从出生以来,就有个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的功能尚弱。

因此幼儿时期合理的喂养、循序渐进的喂养成了养脾胃的黄金时期。

如果这个时候不注意喂食,饮食失调,再加上医源性的伤害等,都会导致脾胃虚弱。

饮食的失调:饮食过量,或荤腥油腻、生冷冰冻吃得比较多。

医源性伤害:西医打针输液、吃抗生素和激素等,中医不分寒热而乱用清热解毒寒凉药。

3、情志压力

情志压力有吃饭压力、学业压力、生病后父母长辈给的压力等。

当人的情绪紧张、低落甚至暴躁的时候,脾胃的功能会直接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或者大吃大喝,首先损伤的就是脾胃的正常功能。

生怕孩子吃不饱,在孩子已经吃不下或者不想吃的情况下,还连哄带骗追着孩子吃饭,慢慢地把吃饭变成一种压力。久而久之,孩子的脾胃功能越来越差,肝气不舒畅,脾气越来越暴躁。

三招养脾胃

一、饮食习惯调整

1.平时:饮食七分饱,忌吃酸奶、益力多、冷饮、煎炸油腻食品

2.生病期间:应清淡饮食,任何水果(包括加热煮熟的)都不能吃

3.病刚好后:仍坚持清淡饮食一周,仍坚持不吃任何水果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平时饮食要以七分饱为主,就算有时候食欲很旺盛,也还是要控制一下,只吃七分饱。因为七分饱能够给肠胃留一些空间,不会把整个肠胃都填满。肠胃一旦有空间,它运转起来就会比较顺畅。

生病期间一定要清淡饮食,不吃任何水果和寒凉的食物,病好了后也要遵守规矩五六天,为的就是让孩子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恢复。

二、正确的就餐顺序

汤(小半碗)→米饭杂粮(50%)+蔬菜(30%)+两种肉(20%)→水果(半小时后再吃)

很多家长有时候他们会问我,就是说怎样吃才是正确的?到底是饭前喝汤好,还是饭后喝汤好?到底是饭前吃水果,还是饭后吃水果?

今天跟大家说一下正确的顺序:

先喝汤,然后再吃菜,再吃米饭杂粮,最后吃的是水果。建议饭后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之后再吃。

三、正确的作息

十点前睡觉。晚上是一天中的冬季,气血内藏,不应做剧烈的玩耍运动、扰乱气血。

睡觉对气血很重要,主要是可以养护气血,养的是五脏六腑的气血。

睡觉把白天吊在外面的气,到晚上的时候收回自己体内进行养护,然后第二天又派出去保护自己的身体。相当于给气充电,以应对第二天的全新工作。

谨记三大原则,提高孩子免疫力

预防生病:通过调整饮食(生成营卫津液)和睡眠作息(养护营卫津液)

生病了:常见疾病可内服中成药或中药,同时配合贴敷

平时:服用相应的膏方--调理脾胃,增强肺肾功能,提高免疫力

▎平时膏方调理养护

小孩子日常调理,首推膏方。定制的膏方,一年都可以服用,用药药性平和,味甘不滋腻,口感好服用方便,可由家长备好,在学校自行服用。

平时体质比较差的,脾胃虚弱的,容易鼻炎发作的,可以根据具体的身体状况,辨证施治,一人一方。

目前还处于三九天,利用「冬藏」的好时机,服用适合自己的膏方来调理脾胃,增强肺肾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为什么说膏方最养生?

因为淞茂膏方遵循的原则是:一人一方,辩证开方;遵古历代名膏方。选料来自第一家通过新版GMP认证的淞茂制药,熬制工艺讲究,服用方便,既可防病治病,又可养生保健。每一味膏方都是淞茂中医馆的名老中医专家们根据患者体质不同与病情所需,按照中医君、臣、佐、使的配方原则,选择多种药物配伍组方,经多次古法精制而成的膏剂。

开方时专家根据各人的症状、性别、年龄、既往病史以及季节、气候、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精神状态等综合因素运用中医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五行学说进行辨证分析,先分清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偏向;再分析脏与脏之间、腑与腑之间、脏与腑之间、脏腑与经络气血的关系,开出“量体裁衣”的药方,起到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纠偏、“锦上添花”的独特功效。

作为一种很好的中药剂型,膏方迎合了中医既治病又调理的养生保健理念,因此在大众中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但是因膏方等进补补出问题的大有人在。因此,定制膏方前一定要请专业医生把脉。医生会针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辨证处方,做到一人一方,定制加工制成膏滋,每一剂膏方只适合该患者本人使用。

小儿健脾膏

配方】苏条参、茯苓、白术、鸡内金、炒神曲、炒山楂、竹叶、灯心、生姜引、小枣等多味名贵药材。

健脾益气,适用于儿童脾阳不运,消化不良,脾气不好,烦躁不安或噎塞饱满,或泄痢腹痛,或为湿痰,水肿,黄疸,臌胀,积聚等。

每日1—2次,每次5—10克

冰箱内储存

养颜膏

丹参、当归、鸡血藤、茯苓、苡仁、刺蒺藜、桑白皮、丹皮、益母草、枸杞子、大枣、甘草、黄芪、柴胡、白芍等多味名贵药材。

益气温经、和血通痹、温阳通络、暖宫调经。久服可让您气血充盈,皮肤滋润,面若桃花,充满活力。尤其适合手脚冰凉、精神萎靡、面色枯黄或腹痛宫寒性冷不孕者服用。

每日1—2次,每次5—10克

冰箱内储存

固元膏

阿胶、红枣、芝麻、核桃经传统工艺炒制而成。

补肾散寒、固精止痛、补血养颜。适用于男子气虚,梦遗滑精,偏坠疝气。妇女血寒腹痛,白带,腰腿疼痛。

每次1—2块,5—10克

冰箱内储存

养心安神膏

黄芪、当归、枣仁、炙远志、茯苓、定心藤、回心草、龙骨、牡蛎等多味名贵药材。

健脾补肺,宁心安神。适用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之失眠。心脾两虚之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健忘等,及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工作紧张、精神负担过重等因素引起的失眠。本膏肺、脾、心同治,气血、阴阳双补,神虚不寐者,久服必有良效。

每日1—2次,每次5—10克

【贮藏:冰箱内储存

健脾养胃膏

黄芪、炒白术、防风、潞党参、当归、白芍、黄精、川芎、熟地、生地、麦冬、天冬、炙升、陈皮、大枣、木香、佛手、炒麦芽、炒神曲、炒山楂、炒鸡内金、制首乌、砂仁、白豆蔻、薏苡仁粉、甜叶菊等多味名贵药材。

脾胃虚弱,饮食恶心,胸膈饱闷,食不消化,大便泄泻,中气下陷,脾不统血,四肢无力,饮食不甘及多酒伤脾,或作呕吐吞酸,口舌苦干,一切脾胃等证。

每日1—2次,每次5—10克

冰箱内储存

舒筋活络膏

黄芪、秦归、川芎、炙首乌、炒苍术、广木香、茯苓、防风、蜈蚣、桑寄生、淮牛膝、木瓜、三七、川红花、独活、焦柏、苡仁、透骨草等多味名贵药材。

活血定风通络、驱风祛湿,舒筋活络。主要由于肾气亏损、筋脉不通、经络瘀阻所致的疼痛及骨节风痛,腰膝酸痛、风湿疼痛等。

每日1—2次,每次5—10克

冰箱内储存

滋阴补肾膏

熟地、果杞、泽泻、山药、菟丝子、茯苓、龟板胶、麦冬、黄精、沙参、五味子、淫羊藿、石斛等多味名贵药材。

滋肾水,制虚火,滋阴补肾;凉血除蒸;滋肾养血,除湿热。适用于肺痨属肺肾不足、气阴两伤所致的咳喘少气,腰腿酸痛,精血不足,四肢少力、心神不宁,夜梦遗精,或虚热盗汗,饮食进少,身体羸弱,面色青黄而无血色干咳少痰,潮热盗汗等。对妇人血热气虚,经血不通,或血聚肢体麻木,肌热身重,倦怠少力有较好的治疗养效果。

每日1—2次,每次5—10克

冰箱内储存

当归补血膏

当归、黄芪。

滋补气血,调经止痛,摄血止崩。用于治疗贫血、血虚萎黄、头晕、心悸健忘、妇女月经不调、崩漏下血、产后血虚、体弱等病症。

每日1—2次,每次5—10克

冰箱内储存

滇制制首乌膏

滇制何首乌。

补益肝肾、益精血、壮筋骨、乌须发,具有补血、养阴、乌发生发的功效。首乌性微温,味苦、甘、涩。著名的抗衰老方剂“首乌延寿丸”、“七宝美髯丸”就是以首乌为主药制成。

每日1—2次,每次5—10克

冰箱内储存

益肾壮阳膏

鹿角胶、龟板胶、果杞、枣皮、山药、丹皮、桂枝、附片、熟地、淫羊藿、杜仲、霄花、甘草等多味名贵药材。

补肾壮阳、活血通络。用于阳痿阴冷,性欲减退,未老先衰,神疲乏力、精气外泄,肾气不足,导致精神不振,腰酸腿软,体虚乏力,头昏耳鸣,口渴盗汗。

每日1—2次,每次5—10克

冰箱内储存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zl/7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