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痛消化不良 >> 消化不良表现 >> 正文 >> 正文

针灸何以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来源:腹痛消化不良 时间:2022-7-15

12岁的小学生孙某三年前开始反复出现恶心、胃胀、腹痛、食欲减退、大便干结、发病时眼睛发黑、手脚发软,曾晕倒过四次,近一年来症状有所加重。经人介绍,奶奶带着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安军明主任医师门诊就诊,经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西医诊断为小儿消化不良,中医诊断为胃痞病,脾胃虚弱证。经过五次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小孙的食欲有所改善、大便正常,胃胀、恶心感有所减轻。那么针灸何以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一起来听听安军明主任医师怎么说。

安军明主任医师介绍到,小儿消化不良是儿科常见病,属于功能性胃肠疾病,与小儿胃肠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饮食不规律、免疫力低下、精神紧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有关。患儿一般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反酸、不愿进食、便秘、腹泻、嗳气等症状,持续性或反复发作。长期消化不良会导致患儿身体素质下降,需要及时的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治疗常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临床证明针灸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也有较好的疗效。

小儿消化不良属于祖国医学“痞满”、“胃脘痛”、“积滞”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气机不利、胃失和降。长期情志失调,抑郁不舒,使肝气郁结,疏泄失司,肝木克土,脾胃失和;暴饮暴食,过食生冷,食谷不化,痰湿困阻,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反升,则嗳气反酸,呕吐烧心等;脾气不升反降,则中气下陷,出现胃脘坠胀,纳呆早饱,大便自利不禁。故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时,注意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肝气得舒,则病得治。

安军明主任医师针灸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时选中脘、梁门、天枢、关元、足三里、阴陵泉、内关、公孙等为主穴。其中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针刺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和气血的功效。中脘穴为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针刺中脘能调理脾胃,化湿降浊。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有宣通三焦气机的作用,主治胃、心等疾患。天枢穴为大肠募穴,配合足三里,可治消化不良。针刺足阳明胃经之郄穴梁丘,能够缓解止痛,降逆止呕。总之,针灸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具有高效、安全、无副作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字

李晓丽

图片

部分网络

编辑

殷之珺

审核

安军明

安军明针灸工作室科普专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bx/9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