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以前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总是念起这段话来让我们理解上世纪他们生活状况的艰辛。在我的印象中,以前跟奶奶的上街买菜的时候,在街头的某个地方也一定有一个老裁缝摆着一个小摊,在那边自在的忙活着,摊子旁边总是有人围着在等待着老师傅给他们修补的东西。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特意去街头补鞋的人已经不多,街上的老裁缝也是越来越少。
以前,鞋子、雨伞什么的坏了,赶集的时候会带上,然后交给老裁缝,自己去逛街,回来的时候,东西也已经修好了。而现在大家一般是东西坏了就直接扔了,很少有人会把东西拿来修理的,也都是老人,他们舍不得扔,便拿来修了。
老人的工具箱虽小,但是工具却很齐全。记得去年的时候,小南姐心爱的雨伞“散架”了,就是在这里修的雨伞,也就1、2块钱。修补的费用并不贵,我的伞也还在,这不是很好吗?而我们的鞋子衣服扣子什么的也都可以拿来修,只要几分钟就可以。老人还很贴心的为客人准备了把小椅子,方便在补鞋的时候等待时使用。补鞋的时候再聊聊天,说说趣事,一天也就这样过去了。
补鞋大概也就3—5块钱。至于纽扣什么的老人也会顺手补上——不要钱。
其实,小南姐觉得,要补鞋的小伙伴,可以把鞋刷干净了再拿来修,毕竟,有时候我们的“臭鞋”,自己都不想碰,但是别人却要在修鞋的时候,一直闻着“臭味”不是吗?
现在,这样的街头老裁缝已经很少了,也许有一天,再也看不到了吧?
亲爱的小伙伴,你现在会去街边修鞋子,修伞吗?欢迎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发帖互动,或点击右下角“写留言”来跟我们互动起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