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腹痛消化不良 >> 消化不良表现 >> 正文 >> 正文

生活中遇到消化不良胃胀气怎么办这四个穴

来源:腹痛消化不良 时间:2021-8-13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3.html

五一假期进入第三天,许多人已经彻底放飞了自我,开启了“逛吃逛吃逛吃”的模式。

由于心情比较愉快“一不小心吃太多”,导致身体出现肠胃消化不良,产生腹胀、腹痛等症状。

虽然吃药可以舒缓这些不适,但如果能通过穴道按揉不吃药来改善,那也是许多人急需的解决方案。

·这四个穴道要知道·

当遇到胀气和消化不良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按压或热敷下面这4个穴道,就可以达到缓解胃部不适症状、顾胃痒胃的效果。

按摩方法:可以使用大拇指、食指或中指等好施力的手指,用指腹压3-5秒,休息2-3秒,再压3-5秒,重复3-5次即可。

内关穴

作用:改善火烧心、胸闷、心悸位置:腕横纹上两寸。内关穴位于左右手的手腕内侧,约距离腕横纹(手掌与小手臂交界处)3只手指头(食指、中指、无名指)的距离,手腕内两条筋之间的位置即为内关穴。主治:按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可以对胃气上冲的胸闷、心悸、咳嗽,与胃食道逆流上冲的「火烧心」症状有改善的效果。

足三里穴

作用:改善胃胀气、排便不顺、蠕动差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脊旁开一寸。采坐姿后,双脚踩踏地面、膝盖弯曲成90度。找到膝关节外侧凹陷处(外膝眼),此处直下4横指即是足三里穴。主治:足三里为胃的保健要穴,对强化、保健脾胃非常有效,能缓解胃食道逆流伴随的胃胀气,对于改善胃蠕动功能不佳和排便不畅的问题有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足三里也被称为「长寿穴」,古时便有「灸足三里得长寿」的养生秘诀。日常坚持保养足三里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中脘穴

作用:改善打嗝、食欲不振、恶心感位置: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体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间点,距离肚脐四指位置。躺平或站直时,胸骨体最下端跟肚脐连接的中间点,即中脘穴。主治:治疗胃病的主要穴道之一,对于胃胀气、呃逆(打嗝)、食欲不振、胃炎、胃溃疡等,皆有保养或改善的效果。除了直接按压外,亦可以中脘穴为中心,在穴位周围热敷与按摩,有助改善消化不良。

太冲穴

作用:因情绪波动造成的逆流症状位置:脚背上,第一趾骨跟第二趾骨接合处,其上方5公分位置。在脚拇趾与脚食趾指缝交界点,往上2横指(食指跟中指)处,即是太冲穴。主治:按压太冲穴具有缓解心情焦虑、紧张、烦躁郁闷与失眠的功用。适合因工作压力大及受情绪波动所造成的胃食道逆流症状,如泛酸、胃痛、火烧心、胸闷等。·吃吃喝喝解决胀气问题·▼如果遇到了胀气的情况,也可以适量食用以下的6种食物,来帮助肚子「解气」,缓解身体的不适。

香蕉

香蕉含有丰富的,有助于调节体内的钠离子平衡,防止水肿与胀气。

木瓜

木瓜中所含的消化酶有助于分解蛋白质,其纤维素还可以促进消化,抒解饭后胀气。

白萝卜

白萝卜含芥子油和粗纤维,是最好的疏肝理气的食物之一,可促进胃肠蠕动,推动大便排出。

黄瓜

黄瓜中含有类黄酮抗氧化剂檞皮素,有助于减少胀气。

芦笋

芦笋具有利尿作用,能帮助人体排出多余水分,缓解腹胀不适。

生姜

生姜可舒缓消化系统,放松消化道肌肉,减轻腹部胀气,生姜中还含有可消化蛋白质的,降低蛋白质导致腹部胀气的机率。

END图片来源:网络编辑/牛牛大桔健康养生不麻烦元气生活新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bx/7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