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4-6个月为食物过敏的高发年龄段,1岁内儿童的食物过敏发生率为6.1%,24个月内儿童的食物过敏发生率为3.5%-5.2%。绝大多数儿童食物过敏与牛奶、鸡蛋、花生、大豆、麦、鱼、坚果等食物有关。其中,牛奶和鸡蛋是婴儿最早和最常吃的食物。有些蔬菜也会引起过敏,如扁豆、毛豆、黄豆等豆类,蘑菇、木耳、竹笋等。
警惕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食物过敏分速发型和迟发型症状。速发型是宝宝进食了某种食物后几分钟到2小时之内出现症状。迟发型食物过敏症状会呈现慢性持续状态,可能很轻微,也可能很严重。很多婴儿出现食物过敏反应后会出现荨麻疹或肿胀、慢性湿疹、或呼吸道症状。当症状反映在消化道,宝宝可能会呕吐或腹泻、夜间哭吵,或者表现为进食后短时间内出现反酸,嗳气,呕吐,腹胀,肠鸣音活跃或亢进,肠绞痛,腹泻,大便隐血或便血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威胁到生命。据统计,食物过敏在消化系统出现反应的患儿平均年龄在2个月,可表现为粪便带有黏液,并出现腹泻、便血等症状。因此,食物过敏可能是慢性腹泻的重要原因。少数患儿发病比较急,可在食入致敏食物6-12个小时后发病,也可呈现为暴发型,即进食后不久就出现前述症状。多数患儿发病是具有隐匿性的,在摄入过敏食物后,有一个比较长的潜伏期,平均在25天后才出现症状,个别患儿甚至在6个月之后才发病。严重者由于长期消化功能不良导致生长发育障碍。宝宝食物过敏怎么办?如果发现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就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避免再给宝宝进食这种食物。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成熟起来,有些宝宝可能会自然耐受,即对某种食物不再起过敏反应。要是能清除食物中的致敏原如:改变乳类及其他食品的配方,使之成为“低过敏原”配方的食品。水解酪蛋白、乳清配方,或用游离氨基酸作为蛋白来源组成要素饮食,可降低或消除人体对牛奶蛋白的过敏性。不过,如再次接触该食物时,还是应该慎重,从少量开始,无不良反应后再逐渐增加,以免再次诱发腹泻、湿疹等不适。婴儿通常能耐受深度水解酪蛋白配方奶,如仍不耐受,可采用氨基酸为基础的配方奶。此外,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所食入的蛋白亦可通过母乳引起婴儿的反应。应回避的食物必须广泛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bx/7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