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俗/节/日
端
午
佳
节
农历五月初五
是我国民间古老的
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放假通知
尊敬的家长:
您好!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根据上级有关通知精神,年端午节放假安排如下:6月25日(星期四)—6月27日(星期六)放假调休,6月28日(星期日)回园。不便之处,敬请谅解。端午习俗知多少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粽籺"、“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赛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佩香囊
古人一般会在端午节给孩子们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的作用,现在已经不常见啦。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面包上丝布,清香四溢,挂在小朋友的衣襟上,分外玲珑可爱。
插艾条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里的“艾”是指艾蒿,它的茎叶有挥发性精油,独特的香味可以驱蚊避虫。端午节自古以来也是祛病防疫的节气,因为正值夏至,寒暑相交,家家都会在这一天打扫门庭,将艾条插在门上,杀菌消毒。
吃五黄
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五黄,即是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
端午假期温馨提示
01体验端午
利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帮助孩子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激发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怀,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可以陪孩子做一些亲子活动,如包粽子、做龙舟等,跟孩子讲述端午习俗,增进亲子感情。
02科学吃粽
粽子要趁热吃,尤其是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粽子不宜多吃,孩子更不能多吃,易引起消化不良;蘸着白糖吃可以保护胃粘膜。
适当搭配水果食用,搭配一些水果一起食用,不仅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还可避免因过量食用引起的消化不良,起保护作用。
夏季炎热,不少小朋友贪凉喜冷,喜食生冷瓜果,各类冷饮,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因此尽量不要吃刚从冰箱取出的水果,冷饮也不要一次大量进食,避免刺激肠胃。
03防疫安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未销声匿迹,疫情防控依然不容丝毫松懈。顺德人美景美,小长假建议大家居家或近距离出行,切忌去中高风险地区以及人流拥挤的场所,外出公共场所记得佩戴口罩,勤洗手;居家保持勤通风、常消毒。
04居家安全
在家休息时,不让孩子攀爬阳台、门窗等,家中的药品、热水瓶要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并注意每天开窗通风,不易助长病菌的滋生。
05外出安全
外出活动时,请您看护好孩子,并确保孩子在您的视线范围内,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以防走失或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教育孩子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处大小便等。
06交通安全
教育孩子不在马路上玩耍,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并看清红绿灯标志、危险标志、禁止标志,注意上下车时的交通安全。
07防溺水安全
天气炎热,很多游泳馆和水上游乐设施开始启用。放假期间请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戏水时刻 教育孩子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玩插座、开关,不玩火,不玩电和燃气,远离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
同时,教给孩子自我防范与自护自救的方法,杜绝一切触电、火灾事故的发生。
09生命教育
重视孩子对生命与死亡的问题的 同时,我们要善于欣赏孩子有关战胜疫情的情感、建议和行动,在稚嫩的言行背后感受其心灵的真善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bx/5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