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小微企业正待复苏,税务合规不可忽视
三年疫情后,今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呈现出较快回升的趋势,根据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日前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其中3月份的采购金额同比增长14.1%,企业的销售也有较高的增长。可以说,大量中小微企业正处在“后疫情”时代的复苏过程中,将随着经济回升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业务数量增多、业绩增加、企业资金流充足…...
(王军局长展示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增长趋势)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局面之下暗藏隐忧。由于中小微企业通常缺乏严格的内控机制和合规制度,忽视税务合规,容易陷入到虚开、偷税等风险之中。实践中,不乏发展势头良好的中小微企业被税务稽查、遭受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制裁。有鉴于此,本文汇总、盘点了中小微企业在管理、运营过程中常见的税务风险,以期为各位投资人、负责人“排雷”,助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股东、法人风险篇
根据《公司法》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公司法人与其“老板”即投资人或实际控制人在法律上具有人格的独立性,因此投资人的出资已转化为公司法人的财产,即使是股东或负责人也不能随意使用。实践中有一些公司是从个体工商户或者个人独资企业转化而来,企业的负责人习惯于把公司的资产当作自己的资产任意使用,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公司的责任分割功能丧失,同时根据视同分配股息红利的相关规定追缴股东的个人所得税。
风险一、公司欠税与股东无关?股东出资不实缴、与公司财产混同的或被追究连带责任
需首先指出的是,与公司法人享有有限责任不同,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在法律上与投资人(经营人)具有一致性,这也是个体户、个独征收个税而非企业所得税的原因。但公司法人并非永远能够隔离欠税的责任,如果公司的股东未全部实缴出资,可被税务机关在未缴出资范围内追究承担公司欠税的连带责任。
在中小微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企业负责人可能存在“公司是我的,公司的财产就是我的”的观念,从而随意支配公司资金。如果公司的投资人未能严格区分公司财产和个人财产,则可因构成人格混同而被“刺破公司的面纱”,从而承担公司欠税的连带责任。
相关案例:多家企业被税务稽查后,法人、实控人、高管承担补税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xhblbx/10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