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量10%原则
资深跑步大神们都明白,想要提升速度,跑的更远,增加跑量是必然的训练,但是这个跑量可不是随性而定的!过度一定会受伤!10%原则是指:每周增加训练强度不应超过上周训练强度的10%。10%的原则早在上世界八十年代又被提及,跑者世界的第一代编辑和曾经出版过三本女性跑步书籍的JoanUllyot博士曾言明:“那些很快提升跑量的人很容易受到伤病困扰。”这个原则并不是说必须遵循10%原则就不会受伤,任何运动训练都是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饮食莫要尝新
当你在进行长距离跑步或是参加马拉松比赛时,切勿尝试平时没有吃过的食物!每个跑者一定有属于自己合理搭配的饮食,长期坚持下来,肠胃已经习惯日常食用的那些食物。突然更换菜谱,会增加消化不良的风险,在跑步中引起腹痛得不偿失。静待饮食消化期
很多新手跑友都提到过,究竟饭后多久才进行跑步比较合适。其实休息时间是和你饮食的类别有关,如果你在跑前吃的比较清淡简单,那么休息90分钟后就可以行跑步,反之如果吃了一顿热量很高、相对比较油腻的食物,可能需要3个小时才能完全消化。来自科罗拉多州的运动营养专家CindyDallow说,如果你刚吃完一顿丰盛的食物,需要休息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排空食物,等待的时间不够,很容易引起腹部痉挛、腹胀甚至是呕吐。晨跑一族,可以在跑前喝杯水,如果是长距离跑步,可以少吃一点东西;夜跑一族,可以根据自己的跑步时间往前推算最佳的进食时间。跑前跑后10分钟
敲黑板!我们常常提到的跑前热身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原则!在跑步前进行10分钟的热身可以增加血液流动,使我们运动部位的肌肉温度升高。很多跑友习惯在跑步结束后立马进行休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跑后的10分钟更重要,这个时候不要立刻坐下来,很容易引起腿不抽筋、恶心甚至昏厥,在马拉松赛事上就出现过该情况。感受身体信号
有些跑友在跑完之后会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这时候要警惕!如果该疼痛持续了两天仍未有好转,那么它就是伤病的预警,这时候试着在休息几天观察情况,不要担心水平问题,即使连着休息一周也不会对平常训练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疼痛持续的周,即使你在休息,也建议赶紧去看看医生了。这里提醒大家可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跑鞋影响身体伤痛的可能性。当跑鞋穿了一定时间后,它的减震功能会逐渐消退,从而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建议跑友们所穿的跑鞋使用累积-公里左右的时候,就要换一双新鞋了,或者同时买两双交替着穿。睡眠公式
每周每跑一个1.5公里,每个晚上就让自己多睡1分钟。也就是说,如果你一周跑了50公里,那么你每晚就需要多睡半个小时。每个人平均需要7-8个小时的睡眠,如果你训练的很多,那就让自己多睡会。感受舒适的跑速
什么是舒适的跑速?当你在跑步时还能够说话,并不是娇喘断续的吐字,而是可以完整地说出句子,这个状态下是最舒服的跑速。不过在专业训练和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时候,就不用以这个标准来判断舒适跑速了。体验3公里
随着今年疫情的稳定,我想很多跑友明年都会踊跃报名马拉松。不过这里要提醒一下从未参加过马拉松的跑友,如果你决定参加首马,那么至少要先跑一次3公里!你的双脚需要这样的长距离来适应模拟马拉松的距离,这样可以让你的脑海里形成整个马拉松的概念。在一次跑步或是大强度训练之后,至少留出一天的时间放松。这一天你可以慢跑,短跑,或者是完全休息。合理食用碳水化合物
不要天真的以为跑步时期不能食用大量碳水化合物,尤其准备参加长距离跑步或是马拉松比赛。因为马拉松会消耗身体储备的糖原。食物除要满足其热能和液体平衡需求外,还应注意食物的体积要小,重量轻,易消化。此外,当你在跑步或训练结束后的30-60分钟内,要摄入包括碳水、蛋白质和饮料在内的食物。碳水帮你补充消耗的肌糖原,蛋白质则帮助修复你的肌肉。路跑安全准则
其实对于我们跑者来说,最普遍被大家喜欢接受的就是城市路跑。路跑免不了一提再提的安全问题。
首先避免产生占用车道的问题,请务必选择车流少、人流少的路段,不会很大程度影响公共交通。而跑步方向最好选择靠边逆着车辆行驶的方向,当你与车辆相向而行,可以很早发现前方的车辆并及时做出反应。
为了提高警惕性最好不要带耳机。时刻遵守交通规则,让自己每天都能安全、快乐的进行路跑。
素材参考丨网络
图片来网络
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lrxhbl/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