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生,有个说法:女补血,男养肾。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男女都要养脾胃。
无论是养血还是养肾,基础都是脾胃,脾胃不好,什么也养不好。
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为啥呢?
做个比喻的话,其实脾胃就是我们人体的粮仓,是为五脏六腑提供给养的“仓库”。
众所周知,胃是接纳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然后对食物进行加工处理;脾呢,就是负责就食物转化成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为五脏六腑提供保障。
如果脾胃虚弱,五脏六腑就会因为“缺粮”或“断粮”而百病皆生,其中以肾为首。
一、脾胃不好先伤肾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如果肾气充足,人就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如果脾胃虚弱,肾中精气就得不到补充,而导致肾虚。其表现症状为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以及腰膝酸软、有心无力等,大家都懂的。
二、脾胃不好,则气血两虚
稍微了解中医的朋友,肯定听过一句话: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气血要充足,需要脾胃提供水谷精微,然后生化成气血。脾胃不好的人,气血当然就会两虚。
气血两虚有什么症状呢?
比如脸色发黄发白,不红润,所以很多中老年女性调侃自己是黄脸婆;
比如特别乏力,随便干点啥就觉得疲累不堪,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
比如头晕眼花,尤其是蹲着的时候,站起来眼前发黑,感觉快晕倒了,这是典型的气血不足。
三、脾胃虚了,湿气就重了
中医有个术语,叫“脾虚湿盛”。
脾主运化,不止运化营养,也运化水湿。我们每天喝进去那么多水,沾染那么多潮湿,除了身体所需,剩下的都需要脾来将它运化出体外。
如果脾虚运化不力,则会水湿内停,出现湿气重的情况。
湿气症状比较多——
比如满脸油光、头发也爱出油、还容易长痘;
比如身体沉重,总觉得不清爽,打不起精神;
比如小肚子臃肿,或者下肢水肿;
比如大便不成形,总会有些粘马桶,冲不干净……
故此,著名医学家李东桓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意思是说,如果脾胃受到了伤害,身体就会出现许多毛病。他所著的《脾胃论》还有“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和“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脏”之说。
这也是很多人调理不好身体的原因,觉得自己气血虚,就去补气血;觉得自己肾虚,就补肾;觉得自己湿气重,就祛湿……但是如果不从根本的脾胃上去调理,永远是治标不治本。
那么,脾胃如何调理呢?
健脾养胃的3个方法
1、“颤动腹部”
具体做法是:取舒适的姿势,坐、卧、站均可,双手掌心向内叠加,覆盖在肚脐之上,然后微微颤动腹部1~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下。每天早晚各1次,有强健脾胃的作用。
2、按揉足三里穴
这个穴位是专门调理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肠胃道问题的,平时大家看养生文章,好像让女性按摩足三里的多一些,其实男女都可以按,好处多多。
位置如上,用力按揉四五分钟,直到感觉酸胀即可,每天三次。
来源:养生中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guoxiu.net/lrxhbl/7396.html